化学监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物理监测:涉及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结构、水分、温度等,这些因素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和污染物的迁移。 生物监测:利用土壤中的生物群落和个体(如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指标,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分析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以及化学分析法等。 土壤环境监测:这是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的关键措施,旨在防治土壤污染危害。监测包括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土壤污染事故调查以及污染土壤的动态观测。
目前多数土壤监测方法针对的是土壤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按测定方式可分为2种:采样后实验室测定(又称异位测定)和现场测定(又称原位测定)。
首先,我们关注的是监测的范围,它涵盖了土壤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污染、土壤肥力评估等关键领域。在进行监测之前,需要引用相关标准,这些标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确保监测方法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在技术准备阶段,术语和定义显得尤为重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关于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监测制度和规范的规定,我们制定出了这部技术指南。这部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目前,中国关于土壤环境监测的标准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一般土壤监测可以分为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
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中国关于土壤环境监测的标准有《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Vnd=273*p*v/(273+t)/103=273*105*05*60*24/(273+13)/103 =1446m3 日平均浓度(mg/m3)=436/1446=46 mg/m3 有点幼稚啊,题二不做了。
1、在测定土壤挥发性、宏纯陵半挥发性物质时,需要采集土壤新鲜样品,新鲜样品必须采集单独样品。一般用250 ml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垫的采样瓶采样,为防止样品沾污瓶口,可将硬纸板围成漏斗状,将样品装入样品瓶中,样品要装满样品瓶,低温保存。采样时期 为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可随时采集样品进行测定。
2、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3、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水、气、土壤、底质等理化检验。
4、监测在于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比如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取样方法 手段 规范 样品测定鉴定 主要在于实地监测和技术方法 调查就是一个宏观的或者总量上的问题。对数据要求没有监测那么严格,一般是要求总量或者定性的数据和描述就好。更多的是通过数据和监测结果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结合其他方面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