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思考方面,本书提出了日本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资源循环利用”,强调了从生产、消费到废弃的全链条管理。通过实施产品设计的生态化、提高资源的回收率、促进资源的再利用,日本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环经济体系。
研究揭示,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追求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通过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优化,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日本在推广循环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标准、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鼓励绿色消费等。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由范连颖女士进行深入探讨。范女士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包括东北财经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领域涵盖了经济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及国际贸易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和日本经济。范女士在学术研究和出版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日本的循环经济,作为一项成功的实践案例,其发展模式和挑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日本通过构建循环型社会,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对于正在寻求循环经济转型的中国,日本的经验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
1、日本“3R”原则的实践,使企业在经济生产活动中,投放原料减少、产品价值高、废弃物易于再利用,这使得企业成本降低,获得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不利于循环经济的行为,通过法律规定的经济责任,从外部强制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来推进这项工程。
2、一切 科技 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我没有清静、平等,慈悲的智慧、进步的科技将其变为毁灭人类的工具。 11) 无论 科技 发展多么的进步,劳动依然是快乐之源,幸福之本。 12)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倡导 科技 创新。 13) 高 科技 的发展又确实是一柄双刃剑。
3、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文明方式和理念,还应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充分发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建立新的文明方式和理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变革,必然要求不同形式的文明素质。
4、保证企业真正做到依法诚信经营,关心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注重环境保护,热心公益事业,促进社区发展,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文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日本借鉴的是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日本和德国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主要是为了适应本国固体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由于日本和德国的具体国情不同,二者在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经历了泡沫经济危机后,日本依然是继美国之后的技术力量强国。 所以,日本经济的发展道路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开放经济体下的一条经典之路。当时的日本企业,主要走了两条路: 一是走向上游。 二是走向全球。 日本当年转型的艰难之处在于遭遇日美贸易摩擦、泡沫经济的双重打击。
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大,实现其自身的霸权战略,由最初想占领日本,并且扶植日本发展,从而辐射整个亚洲,所以那个时候日本就作为了美国在亚洲的代言人。并且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发展,美国认识到日本的经济文化的恢复有助于自己在亚洲势力的扩张。
日本近现代经济史揭示了后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为我国及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该书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和学术烂链性的原则,全面分析国际因素和国内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2)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3)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4)但是随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打响,日本作为美国亚洲前哨的作用日益突出,产生了美国“重新武装日本”的想法,所以美国对日本大量注入资金,日本的腾飞是从两次战争开始的。
摘自高中地理新教材)(2)详细分析 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
1、日本,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在面对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挑战时,选择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一书,通过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展现了日本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探索。
2、《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聚焦日本,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基于对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系统总结与分析,进行理论思考与总结,创新性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发展内在动力、基础与规律,总结发展途径。通过日本实例,探讨循环经济如何有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日本循环型社会的图书,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的一次深入探讨。综上所述,本书通过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展示了日本在构建循环型社会过程中的实践与成就。对于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循环经济的读者而言,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是“社会—企业(家庭)”,以“静脉产业”为切入点,以废旧物资回收和利用为重点,以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循环型社会和居住适宜性的循环型城市为目标。
日本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采取了一种政府+企业、团体+国民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通过建立与各主体的合作关系,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国民、企业团体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追求可持续生活方式,以及实现最佳生产、消费、最少废弃的新型生产模式。
业主有义务提高制品和容器的耐久性,完善维修体制,实现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等的合理循环利用和处理体系。目标值设定包括物质流量、循环利用率和最终处理量等具体指标,旨在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垃圾排放。
1、以下是关于日本循环经济法规与实践的介绍,由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的张婉茹教授提供。张婉茹教授出生于1960年7月,籍贯北京,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她曾在日本深造,取得了日本国文学硕士学位,并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取,目前是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师。
2、综上所述,范连颖女士在循环经济、日本经济、学术研究、科研项目和翻译工作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她的工作不仅展示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影响力,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3、姜毅然,1972年12月生,黑龙江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毕业,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曾赴日本进修、任教。著有《日本循环经济法规与实践产》、译著《日美企业管理比较》等。
4、《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一书由范连颖所著,该书作为丛书中的一员,于2008年10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ISBN编码为9787500470335,共计245页,以平装形式装订,开本为32开。本书主要探讨了日本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理解循环经济模式的独特之旅。
5、他的作品融合了诗词、书法与绘画,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另一方面,姜毅然在学术领域也有卓越贡献,他是一位日语语言文学博士,1972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研究生。目前,他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曾赴日本进修并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