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环境监测地图(工厂环境检测报告)

数字栅格地图

栅格图像,也称光栅图像,是指在空间和亮度上都已经离散化了的图像。我们可以把一幅栅格图像考虑为一个矩阵,矩阵中的任一元素对应于图像中的一个点,而相应的值对应于该点的灰度级,数字矩阵中的元素叫做像素。

栅格法、转换法、扫描数字化。栅格法:在待输入的图形上均匀划分栅格单元,逐个栅格地决定其属性代码,最后形成栅格数字地图文件。转换法:用手扶跟踪数字化和自动跟踪数字化得到矢量结构数据,再转换为栅格结构。

栅格数据的常见类型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图像、数字地图等。其中,数字高程模型通常用于地形分析,如坡度计算、洪水淹没区域分析等。遥感图像则用于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环境质量评估等。数字地图则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

栅格地图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地貌、水系等栅格数据,为用户提供地理信息分析和服务的基础数据。 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集中了全国范围内的矢量地形要素,如山峰、河流、湖泊等,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详细的地形信息。

遥感地图是什么

1、纸质地图:纸质地图是传统地图形式,以纸张为载体进行印刷和分发。它常被用于户外探险、旅行规划等场合,方便携带和查阅。 地形地貌地图:这类地图主要展示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川、河流、湖泊等。它们常用于地质研究、城市规划等领域。

2、遥感与GPS是两种关键的技术手段,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主要通过探测和分析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来获取地表信息。这种技术通常依赖于卫星或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变化、资源调查和地图制作等。而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接收器位置的技术。

3、卫星地图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拍摄出来的。卫星遥感是指利用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卫星搭载了各种传感器,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如地形、植被、水文、气象等。这些信息被传回地面接收站,经过处理后生成卫星地图。

4、影像地图(photographic map)是一种带有地面遥感影像的地图,是利用航空像片或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几何纠正、投影变换和比例尺归化,运用一定的地图符号、注记,直接反映制图对象地理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地图。 影像地图是具有影像内容、线划要素、数学基础、图廓整饰的地图。

5、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

6、称为航天遥感。完成遥感任务的整套仪器设备称为遥感系统。 航空和航天遥感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航天遥感还能周期性地得到实时地物信息。因此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 、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

遥感影像地图

1、在地图领域,遥感地图和电子地图各有其独特的特质。遥感地图,依靠卫星和飞机等高科技手段,能捕捉大范围且分辨率极高的地表信息,通过光学和雷达等传感器,揭示地形、植被和水体的细节,尤其适合环境变化监测和城市规划。

2、该图以0.00025度(约30米)的分辨率进行地理(纬/长)投影,采用WGS84水平基准和EGM96垂直基准,范围为180W-180E和80N-60S。卫星地图的30米分辨率意味着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三十米,这种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适合制作1:25万的电子地图,可以清晰显示大客车大小的物体。

3、遥感技术应用事例:影像地图 影像地图是指一种带有地面遥感影像的地图,是利用航空像片或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几何纠正、投影变换和比例尺归化,运用一定的地图符号、注记,直接反映制图对象地理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地图。影像地图的发展与航空摄影、航空测量技术、航天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4、影像地图是以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反映地表状况的地图。其影像通常是经过纠正了的正射像片,叠加在影像之上的符号和注记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选用的。影像地图按其内容可以分为普通影像地图和专题影像地图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