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二MBBR,是投料式活性污泥法的一种,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悬浮载体,比如聚氨酯海绵填料和塑料填料,以改变系统内生物相,提高系统综合净化能力。MBBR与MBR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具备污泥回流系统,但实际上,我们常用的是带污泥回流系统的MBBR,也就是IFAS,而纯粹的MBBR不带污泥回流系统。
2、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3、目前环境工程主要工作方向还是水处理,垃圾处理,烟气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三废处理,水处理分污水和给水处理,涉及行业门类较多,目前就业适用面较广,烟气处理是目前最热门与抢手的,薪水很高。
1、微电解——混凝组合工艺预处理制药废水,生物处理和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的研究表明,微电解混凝预处理可减少污染物的毒性,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生物处理去除大部分的COD,活性炭吸附法作为处理进一步去除剩余的非生物降解的颗粒。
2、用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等好氧法处理渗滤液都有成功的经验,好氧处理可有效地降低BODCOD和氨氮,还可以去除另一些污染物质如铁、锰等金属。在好氧法中又以延时曝气法用得最多,还有曝气稳定塘和生物转盘(主要用以去除氮)。下面将分别予以介绍。
3、本工艺用于有机磷农药甲基氯化物生产污水等农药污水,原污水COD6000mg/l,处理水COD小于150mg/l。原污水先经化学[E]预处理,稀释5 - 10倍后进入催化酸化[A],再送入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池[SBR],处理厂占地、投资、处理成本比常规方法减少135和30%。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4、COD 500~600mg/l3 废水回用(链接) 根据造纸(废纸类)生产工艺,碎浆、打浆和冲网工序中的生产用水,对SS的要求较高,而对COD的要求不高。如碎浆、打浆用水,一般地要求 SS≤100mg/l,冲网用水SS≤30mg/l,COD可在150~200mg/l。
1、进出水系统的布置:湿地床的进水系统应保证配水的均匀性,一般采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装置。进水管应比湿地床高出0.5m。湿地的出水系统一般根据对床中水位调节的要求,出水区的末端的砾石填料层的底部设置穿孔集水管,并设置旋转弯头和控制阀门以调节床内的水位。
2、人工湿地有哪些地表流人工湿地表面流湿地与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非常相似,不同的是:(1)在表面流湿地系统中,四周筑有一定高度的围墙,维持一定的水层厚度(一般为10~30cm);(2)湿地中种植挺水型植物(如芦苇等)。
3、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人工构建实现污水处理的环保技术,它利用水池或沟槽,底部铺设防渗材料,填充土壤或填料,种植如芦苇等水生植物。污水通过布水管进入,与生物膜接触,通过植物根部的吸附和氧气的参与进行自然净化。
4、植物砂滤池—集水渠—出水井 砂滤池采用多层次填料,布水管和集水管巧妙布局,确保过滤效果。 集水渠宽度0.8米,设计有溢流管,确保污水顺畅流动。 然而,实地考察中也揭示了一些问题,如生物塘的维护状况不佳、集水设施破损等。
5、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集水系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观规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