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汽油、柴油中添加甲缩醛、石脑油等物质改变汽油、柴油品质是违法的。
先将原油脱盐脱水,然后进行常压蒸馏,分割出适宜作为汽、柴油的馏分,这种馏叫做直馏馏分,如石脑油、常常二线柴油等。
催化重整装置:用直馏汽油(即石脑油)或二次加工汽油的混合油作原料,在催化剂(铂或多金属)的作用下,经过脱氢环化、加氢裂化和异构化等反应,使烃类分子重新排列成新的分子结构,以生产C6~C9芳烃产品或高辛烷值汽油为主要目的,并利用重整副产氢气供二次加工的热裂化、延迟焦化的汽油或柴油加氢精制。
裂解汽油中的芳烃,也常用萃取法分出,但在萃取前需用催化加氢法除去不稳定的双烯烃、单烯烃和含硫化合物等(见芳烃抽提)。由于裂解汽油中芳烃含量较高,因此也可用萃取精馏分离出芳烃。常用的萃取剂有N,N-二甲基甲酰胺、N-甲酰吗啉、Ν-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等。
推进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利用 1 生物质发电 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如利用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等,至2015年,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00万千瓦。 合理发展垃圾发电,利用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到2015年,生活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
在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质能的发展被定位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以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途径。其发展方针强调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点:首先,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
根据各地生物质资源条件和用能特点,加快推广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发展条件或产业化有一定基础的生物质燃气、发电、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等多元化利用技术,推进生物质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生物质能梯级综合利用水平。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
为保障生物质能原料供应,政策提倡因地制宜种植能源作物,建设原料基地,支持企业探索原料收集体系,平衡供需并促进专业化发展。同时,推动生物质原料物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助力生物质能产业的稳步前行。
1、“低碳经济”是“阳光经济”的全面发展,“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向“太阳能文明”(风能,生物质能转化太阳能的形式),在未来的几十年过渡,“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含义,“低碳生活”一,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
2、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 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 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
3、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 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4、同学们,朋友们做到低碳环保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一起去建立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行动,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低碳环保,从而让我们共同的地球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代表性成果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如动态流变理论和综合测试仪器设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基金支持下,研发出的聚合物动态流变综合测试仪创新性地将振动力场引入到聚合物加工过程的模拟实验中,包括挤出、混炼、注射和吹塑等环节。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注于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领域的研究,其核心任务是构建优质的科研环境,吸引和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实验室致力于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前沿进行基础研究,为推动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的革新和高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创新装备。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了多个领域,致力于推动新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以提高高性能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效率。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华南理工大学的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于2007年至2008年主持了聚合物共混物加工过程中的形态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项目:2008年至2010年,他负责对聚烯烃树脂结构及其关键问题进行了基础研究。
目前,瞿教授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会副理事长。他还身兼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塑料加工协会理事等职务,积极参与行业组织的领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