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盛誉的北京大学陶澍院士和林先贵研究员共同揭开了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的神秘面纱,而赵其国院士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王子健研究员则揭开了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的序幕。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 2013年,通过对我国150万平方千米不同时期(20世纪80年代与2000年间)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计算显示我国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和华北的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汇,而东北和华南的为负值,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现设有9个研究室。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坐落在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占据着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空间。实验室环境优越,配备了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已构建了全校范围的局域网络,拥有完善的图形/图像输入、处理和输出设备,满足了进行相关研究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中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在“十五”期间才得到重视,被列入高技术研究规划发展计划。然而,研发水平和应用经验与美、英、德、荷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直属于环境保护部的公益性科研机构。两者虽然在名称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不同的机构,各自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任务。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两者为隶属关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是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管辖。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国环境科学院并非同一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于1975年,由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演变而来,两者在组织架构上存在隶属关系。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科院虽然有关联,但并不是同一个实体。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在1975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基础上发展而来,二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并非同一概念。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于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管辖,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
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非中国科学院的一部分,而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科研机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于1975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的综合性生态环境研究机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专注于生态环境领域内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