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减排降耗合理化建议:该公司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部门应制定明确的能源管理方针、目标及规划,以指导公司各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完善能源消耗定额工作,改进考核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2、加强日常巡检:确保无死角地检查设备,减少甚至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分析能源消耗焦点:针对电力、水资源、蒸汽和压缩空气等主要能源消耗点,进行详细分析,探索节能潜力。 完善设备保温:对关键设备及管道进行保温,减少冷热损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合理规划拌合站和预制梁场,减少占地面积。- 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节能减排先进经验 - 合理规划梁场建设用地,节约能源。节能减排自查及整改情况 - 自查砼拌合站节能情况,降低耗电量。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和几点意见 - 提高工作效率,理清管理操作流程。- 合理堆放物资,缩短周转周期。
供电、用电双方的权利、义务,执行国家供用电管理和电力调度的有关规定。鼓励企业在丰水期和负荷低谷时段用电,实行电网丰枯、峰谷分时电价,挖掘潜力,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日常节能降耗管理办法的实施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运行控制(1)公司工程管理部是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施工能源的降耗由项目部施工部负责管理控制。(2)公司各部门使用的纸张、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由经理工作部负责管理控制;项目办公用的纸张由项目部办公室负责管理控制。
管理处各部门在设备更新时,要考虑淘汰耗能高的机电设备,努力更换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5)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节煤管理措施(1)完善锅炉房制度,鼓励节煤。 经常检修锅炉、保持良好运行。(2)改进司炉工操作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在保证供给基础上,节约用煤量。
四川省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确立了明确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首先,工作指导思想基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着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此阶段将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实施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主要涉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强化脱氮除磷、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综合治理。
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需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具体措施包括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实施惩罚性电价,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等经济政策。
【篇一】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在四川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的构建和完善。首先,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的能耗限额、产品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对重点行业,如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确保节能环保的严格要求得以实施。
建立组织与规章制度 本校校长亲自担任校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组长,统一思想,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实施激励政策,强化全校师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重点在学生中开展节能减排教育,结合新课改,将环境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
领导高度重视,健全机构,提高节能意识 本单位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和领导,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担任组长,其他副局长及局办、各科室、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作为成员,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负责节能工作。将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在局办公会议上进行管理教育并落实。
第三,我公司注重基础考核,重点关注生产主体的能耗,实行能耗指标与生产同步下达、同时考核,实现节能成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实时监控、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并调整生产问题,优化生产方案。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公司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如在换热站安装变频装置,提高效率。
定期召开节能减排分析会议,确保三到位:一是全员认识到位,节能减排是社会责任,政府机关需带头示范;二是职责落实到位,各科室负责人与节能员负责本单位节能监督与执行;三是措施执行到位,各科室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规定。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创新驱动不足,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五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减排标准不完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滞后,监测、监察能力亟待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系统性节能减排重视不够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多是围绕重点工序、重点设备、重点企业以及重点行业开展,对上下游企业之间衔接、行业间协同耦合、工业与社会间生态链接等系统节能减排重视不够,大大制约了系统层面节能减排潜力的释放。
然而,工作中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包括认识不足、责任不明、措施不配套等,如果不及时改变,将影响2007年节能减排的进展和十一五目标的实现。我国建筑能耗问题同样严重,占总能耗的27%以上,且逐年增加。
五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环保标准不完善,一些标准缺失,一些标准没有及时修订,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执法能力偏弱,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节能计量、统计、监测工作有待加强。这些是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以上有些问题很深层次,想要改变需花较大工夫。
节能减排审计存在的问题有:法律依据不足。我国目前缺乏相关法律的保障,被审计单位可能不配合审计部门工作,增加了审计过程中取证的困难;评价标准不够完善。我国的节能减排审计标准混乱重复、流于形式,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考核体制。